有勇氣去清華和北大大學部讀書的台生,都是台灣頂尖的高中生。但由于兩岸的國中,高中教育體系,課本,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去那裏讀書都會有一段在生活和課業的不適應期,這就需要台生有抗壓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遇到了挫折,不要喪失信心,不要放棄,要努力超越自我。沒有必要跟別人攀比,你要相信你是非常優秀的,只要你比你以前好,這就是實力提升,只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笑到最後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對于清華和北大大學部的陸生,雖然他們入學時都是強手,但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你不會比他們弱。其實,清華和北大大學部真正厲害的陸生,是那些保送生(不經過他們的高考而被大學錄取)和國際奧林匹亞競賽的學生,而不是高考狀元。 對于清華北大的陸生來說,他們的大學最低錄取分數和高考狀元的分數也不過差三十分左右,也就是每科平均差5分左右,差距幾乎很小。 所以關鍵是入大學後是否能用功學習。 高考狀元或學測滿級分只是顯示你高中的課程學的不錯,但並不保證你入大學後學業成功,成爲人才。 至少在清華北大,大學四年下來,在各科系前三名,幾乎沒有高考狀元,有些高考狀元入學後不努力,挂科拿不到學位者不是罕見案例。 其實大學只是人生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長,要想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有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的努力。就學術成就而論,就算是各科系前三名,也只不過是學習課本的知識的能力很強,不是說他們的科研能力或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有多強。就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來說,在學術上有巨大成就的或能真正做到美國TOP10大學的教授,都幾乎是排名10-20名左右的學生,而不是那些各科系前三名或國際奧林匹亞競賽的金牌得主。很多因素都能導致失敗,以前有個北大書卷獎常勝冠軍去UC Berkeley 讀博士,結果讀了十年,原因是,他和導師的關系不好,換了N個導師。 有個笑話是,拿A的人最終成爲工程師和scientist,拿B的人最終成爲教授,拿C的人成爲總統,拿D的人成爲CEO。這也許有點道理。很多人在大學的想法和興趣,讀博士的想法和興趣,工作後的想法想法和興趣都有不同,好多人甚至在取得博士學位後,才找到興趣所在,所以,要說你對某科系有多熱愛,需要通過時間的檢驗。但幾乎所有的案例,成功是屬于那些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的努力的人,要學在龜兔賽跑中的烏龜,而不是在龜兔賽跑中驕傲的兔子,因爲笑到最後的是那些行動緩慢但堅持不懈的烏龜,而不是兔子。
對于學測申請清華北大,第一屆試水溫的2010年學測錄取最低級分是65級分。之後,學測錄取最低級分逐年增加,現在已經漲到70級以上,其實從2011年起,清華就有75級分的台生來申請。 2016年清華文組的最低錄取級分是71級分,理工的最低錄取級分是73級分,最高是75級分。2016年北大有至少有3位台生舍台大法律而讀北大,有一位舍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而讀北大光華,北大錄取的最高級分也是75級。基本上,你能被清華北大錄取,你也可能被台大相應的科系錄取。 對于大陸大學來說,清華北大複旦,基本是公認的前三,清華北大一直爲爭誰是中國第一而成爲死對頭,複旦比北大清華稍微遜色一點,複旦的錄取級分也比清華北大低1-2級分。 北大和複旦是文理強,清華是理工和經管強。很多台生同時申請清華北大複旦。 因此去清華北大複旦面試的台生嚴重重疊,錄取也嚴重重疊。清華北大大多重疊文理,北大和複旦重疊文組。 好多台生被清華北大複旦同時錄取,而選擇其中一所而就讀。
對于重考生或往屆生,清華北大不會有歧視,不論是錄取還是日後專業的選擇,清華北大會給學生第二次機會,只要你級分高,面試表現良好,就能被錄取。北大和清華的教授知道,學測級分或高考分數只是個數字,只是顯示你在高中的努力,只要你的級分在70以上,他們就認爲你的智商已經符合要求,只要他們認爲你有潛力,有能力適應新環境,就會給你這個機會,而且你會珍惜這個機會,會加倍努力。2016年就有重考生在清華北大複旦面試中脫穎而出,贏過很多應屆生而被三校同時錄取。
對于清華北大複旦上海交大畢業生的出路,一般都還可以,如果你大學部畢業後想在大陸就業,只要你成績不是太爛,都能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薪資不會低于台大的畢業生,如果你想畢業後深造,你可選擇去歐美留學,或留校保送上研究生。 以下是清華北大複旦上海交大2014年和2015年畢業生就業報告。2014年和2015年北大和複旦30%大學部畢業生出國讀研究院,清華和上海交大有超過25%大學部畢業生出國讀研究院,浙江大學大約22%大學部畢業生出國讀研究院。這些大學的大學部畢業生出國讀研究生的數據比台大都好很多。
(1)北大2015畢業生質量報告
http://scc.pku.edu.cn/attached/file/201 ... %91%8A.pdf
(2)清華2015畢業生質量報告
http://career.tsinghua.edu.cn/publish/c ... 655354.pdf
(3)複旦大學2015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http://www.career.fudan.edu.cn/attach/d ... /12369.pdf
(4)上海交通大學2015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http://www.job.sjtu.edu.cn/eweb/servlet ... dMgURNwGwX
(5)北大2014畢業生質量報告
http://xxgk.pku.edu.cn/docs/2015-01/201 ... 135357.pdf
(6)清華2014畢業生質量報告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 ... jyzlbg.pdf
(7)複旦大學2014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http://goo.gl/LzBTxp
img.scsa.org.cn/material/news/doc/2015/03/20150306141049rVvd.pdf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107/c3 ... 43507.html
http://goo.gl/R4SfG4
http://www.career.fudan.edu.cn/attachme ... bb5c43d0c2
(8)上海交通大學2014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http://goo.gl/VOFD2B
http://www.job.sjtu.edu.cn/eweb/jygl/jy ... CAKtag4B8B
http://goo.gl/UZgkMp
http://www.job.sjtu.edu.cn/eweb/servlet ... MpYgwZaiFk
清華北大在美國的聲譽很好。 他們的畢業生在美國無論是在學屆或業界都能找到比較好的職位。下面就以清華計算機系(台灣俗稱資工系)爲例,
在學界,以下報告顯示在美國的2000名資工系教授中,大學部是清華畢業生的人數要高于美國頂級資工系名校Stanford university 和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大學部畢業生人數. (網頁最後一張表)
http://jeffhuang.com/computer_science_professors.html
在業界, 清華的畢業生在美國的google和臉書有很大比例。在臉書的員工人數中占第7位。在google的員工人數中占第14位.
http://www.worldjournal.com/125835/arti ... %E7%94%9F/
但西進求學是一條艱辛之路,你需要苦學四年,而不是像台大的學生,大一和大二都在玩社團。你需要有不怕失敗的抗壓能力,如果你第一學年成績不好,不要放棄。如果你想畢業後出國留學,你要需要利用暑假和寒假把英文學好,准備考TOEFL/GMAT or GRE。以前有75級分的台生去清華物理系就讀,但第一年不太適應,成績不理想,一年後回台大物理系,之後在台大拿書卷獎拿到手軟。如果你去清華讀計算機,想畢業後去美國留學,你可能需要多補習數學。而且你在大學期間,要努力讀書,爭取GPA>3.5 或 大學成績在top 30% 以上,且要下實驗室,跟教授進行科研課題,爭取能在大學期間發表國際學術論文,或假期去微軟研究院/百度實習,爭取能和業界達人發表論文。
大陸的數學比較艱深,要學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2001年,阿扁時代的北一女數理資優班的高材生孫君儀,同時考取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和台大機工系,最後她選擇到北大數學系就讀。剛開始,她感到很是困難,但她沒有放棄。2005年,孫君儀從北大數學系畢業,拿到了耶魯大學數學系的全額獎學金去耶魯讀博士。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4621/512000.html
https://www.ptt.cc/bbs/NTUSNews/M.1033534512.A.1A0.html
http://www.huaxia.com/xw/twxw/2005/09/287520.html
2002年,台灣高中畢業生謝安,選擇了去北京大學讀法律,現在謝安是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的CEO,掌管40億港元的業務。
https://tw.news.yahoo.com/%E8%AC%9D%E5% ... nance.html
如果你拿到清華北大的入場卷,請三思要不要西進讀書,因爲,入場卷只是一個機會,關鍵是你自己如何掌握和利用,用的好你會飛黃騰達,用不好,只是美夢一場,毒藥一碗,有風險在那裏。 如果你只是想去大陸平庸地讀四年,還不如在台大讀完精彩的四年或混四年。因爲你在台灣沒有環境的差異,你有你父母和親友的關切,你有好朋友的互動和祝福。
請記住成功是留給那些勤奮且堅持不懈的人,而不是整天混日子的懶蛋(就算你開始是天才,你也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