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版主: 社員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回饋經驗,薪火相傳,一封給有意赴內地讀書之香港學生的信
一丶前言
本人為2017經免試招生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的香港學生,以前在本網站獲得很多資訊,現在也分享一下經驗,希望能夠對有意赴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有小小幫助。當中有些論點是我的推測,可能有錯誤之處,煩請指正,亦希望大家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首先,介紹一下內地之大學院校的基本資訊。
985大學:中國目前只有39所大學有『985工程』
211大學:中國目前只有112所大學有『211工程』。目前國家有政策,不會再有大學納入985或211工程的行列。值得一提的是,有985工程的大學一定有211工程,但有211工程的大學未必有985工程,故985工程的大學稍勝一籌。
小985大學:一定為211工程高校但非985高校,國家推行政策 “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故為小985。
中國內地目前有2305所大學,其中只有約1090間是本科大學。其餘皆是專科或者職業技術學校。(內地專科生或者技校生,類似於香港中三畢業讀的初級文憑或高中畢業而讀的高級文憑,但她們也算大學生,讀的學校也叫大學,而經高考升上去的大學生,為了區分國內會稱呼為『本科生』)
所以,985大學和211大學基本就代表了國內求學的頂尖水平,至少也是同屆的TOP 5%。不少國內的企業甚至會在招聘會上要求只收985、211之大學的畢業生。
而今年的面向香港學生的90所接受免試招生的大學,幾乎都是985、211或者是一本大學。這代表了國內大學的頂尖水平。
注:某些大學的含金量因為地區、政策傾斜度等問題導致師資或其他高校硬件而有所不足,故此985高校與211高校並非衡量一間學校的必要標準,但的確可以省去不少篩選之煩惱。有些非985、211工程的學校之優勢學科並不比這些學校差。
二丶赴內地升學之有優勢學科
相信有不少學生都因為香港的大學沒有錄取機會而選擇赴內地升學,但其實有些內地大學對比香港的某些學科,是具有優勢的,不妨多加考慮。
1.中醫藥。香港的中醫藥科目的教育水平對比國內想必不必多說,絕對是優勢學科。
2.國際學院。國際學院是一個統稱,意思是所有用全英文教學的學科,例如經貿、臨床醫學。此類科目需要一定的英文水平(DSE起碼要4或以上),所用的課本也同香港的大學類近,即是教學水平和香港的差不多,但是卻可以用較低的分數入讀國內的大學,可以說是優勢。
3.部分文科。例如考古學,漢語言文學(中文),歷史學,博物館學等等。國內始終是文化古地,地大物博,所擁有的高端文科教師、教授比較多,故我認為較有優勢。
內地學校的學費價格比較便宜,大概價格為文史、商科5000-6000,醫學類6500+,理工6000左右,藝術生10000+;生活費每月1000-2000(視乎個人生活水平);住宿費每年1000-1500;雜費每年約1000.上述貨幣單位為RMB,如此之價格對比香港的大學課程來說,對家庭的經濟負擔較少,可能同學們做一暑假的暑期工已經能夠賺一年之學費。
三丶各大大學的免試招生錄取難度
為方便下一個環節,我將免試招生的大學分為幾個錄取難度,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大學只看四科主科的成績不看選修科,有些看六科。個人的排序並非代表高校的水平,只是說明“免試招生”中的錄取難度(可能在大陸高考中,A2比A1更難被錄取也說不準)。另外,個人排序只反映學校的普遍錄取水平,某些學科可能收高些分或者今年政策改變,僅供參考。
A1級別:985名校,需要很高分數,清華北大之流,4科20或6科30分。
A2級別:985名校,需要較高的分數,例如北京師範大學。4科16、6科24或以上
A3級別:985名校,需要一定分數,例如武漢大學,南開大學。4科12或以上、6科22
A4級別:985名校,只需基本分數,例如山東大學。最低3322或3232(校長推薦計劃)就可
B1級別:211名校,需要一定分數,例如中國傳媒、中國政法。4科12、6科15或以上。
B2級別:211名校,只需基本分數,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華大學。最低3322或3232+(校長推薦計劃,6科)
C1級別:一本大學。需一定分數,例如華南理工大學。4科12
C2級別:一本大學。只需基本分數,除985/211外所有的免試招生大學。
當然,被錄取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分數要達基本條件,3322或以上。或者英文沒3都可以申請校長推薦計劃,以3232的最低錄取成績達到基本條件。
注:因每年收生之數據過小,可能出現C級別比A級別收生要求更高的情況,ABC只是代表985/211/一本的分別,不是一成不變的排序。
四丶如何排志願
在下提出的想法只為個人理解,僅供大家參考。
免試招生有4個志願,如果分數預測為4科16、6科24的話,建議順序為A2-A3/4/B1-B2-C
如果分數為4科12、6科17-19的話,建議順序為A2/3-B1-B2-C
不建議將A或者B1級別的學校放在第三第四志願,因為大部分都不收。這四個志願的排序呈階梯化往下。有時候看見有些同學連選四個同一級別的高校真是感到有些無奈,這樣不但浪費了第三志願和第四志願的名額,萬一考的比預期低一兩分就很容易都不獲錄取。而且志願是意願的表達,不是單純的報數。參照2016年的數據,有超過300名考生是由第三第四志願獲得入讀大學的機會,故真心想讀大學的同學萬萬不能放棄機會。
當然同一級別當中都有一些差別,需要同學根據預測分數做出調整。建議不要樂觀預高自己的成績,將第一志願的學校列為自己的成績高兩三分的“衝刺”學校,始終不是JUPAS,沒有A1A2A3選。只有四個志願的情況下差別很大。
例如有些學校其實不看非第一志願報讀的學生,多高分都不收,有些學校則是會因為是第二志願而降低錄取意圖。譬如一個學生可能踩界3322/3232,但他第一志願報了A3,第二志願才報A4,可能A4學校就算符合其要求都不做錄取。如果他一開始就將A4放第一志願反而會被錄取。
五丶校長推薦計劃的認受性有多大?
可能不少同學和筆者的情況一樣,其他科尚可,就是英文科只能取得2的成績。但綜合來說不錯,亦想報讀A2/3的大學,但不知道這類大學對於校長推薦計劃的認受性有多大。
筆者2017DSE 成績:524443,4科15,6科22。第一志願報讀了南開大學,看四科成績。2016年南開的最低錄取是商學院的12分,歷史學院最低13分,最高17分。我學科志願中報讀了歷史,按照上年的情況來說4科15是比較“中間”的數據,應該頗大機會被錄取。但可能我沒這個福分,最終不獲錄取。
當然,可能是南開今年收生情況特別好,所以4科15分不被錄取。這個就等17年12月的高等教育展出的南開大學之收生成績公佈再蓋棺而論,麻煩各位會去的留意一下,拜謝。
當然,我覺得最大的可能不是今年收生特別高,而是南開大學“不看”英文2的學生。其實大部分的A1-A3學校都沒有收“英文2”的學生的記錄(在那本指南上面看的),特別是近一兩年。我大膽做出推測,1:數據太少,而香港只是英文2的學生比較少,故沒有數據。2:部分985高校對校長推薦計劃認受性不高(特別是近年)。
另外,A4和B級別就應該不受影響,年年都見有英文2的學生的記錄。
六丶中英文2左,或者數學通識1左就一定入不到?
如果大家細心瀏覽過免試招生計劃,就會發現除了校長推薦計劃之外,就只有體藝生2211的降低錄取標準的方法了。但如果真的如此不幸,中英文一起2,其他科尚可。或者,數學或通識一科1了,其他科尚可。或者有校長推薦計劃,但英文和數學都2了。這三種情況豈不是很絕望?
放心,生命滿希望,前路由我創!分享幾個上面情況的例子。
第一個情況,中英一起2。一個大我一屆的師姐,DSE期間身體不適,故只有22113(只有五科)的成績,有校長推薦計劃,非體藝生,她以為一定不獲錄取,結果旅行回港發現被第三志願某師範大學(她最終沒去讀故忘記名字)的學前教育學科錄取。
還有一個,今屆同級同學,DSE成績224454,有校長推薦計劃,非體藝生。被第二志願浙江師範大學錄取(奇怪的是網上錄取系統顯示其被“體育(師範)”錄取,但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卻是被“歷史(師範)”錄取)。
第二個情況,數學或通識其中一科1了。母親的朋友的女兒,同為應屆生,考獲“數學1,其他都是3或者4,沒5”的成績(因為母親她們不是太懂這方面,故對我如是描述)。不知道有沒有校長推薦計劃,非體藝生;被湖南師範大學錄取(不知錄取學科)。
第三個情況,有校長推薦計劃但只有3223。看見不少此類的錄取結果,不用擔心。
上面的案例我保證都是真實的,都是在我身邊發生的,如果有朋友都有這種案例可以分享下,論證我的推測。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奇怪了,怎麼沒有達到最低錄取標準都獲得錄取呢?我在此大膽做出推測。
我推測部分高校收體藝類的學生,當收生情況一般,學額未滿的情況下,而學生沒有滿足普通學生的要求時,就當這部分的學生是體藝類的標準錄取!
各位在看每年12月的教育展給的“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香港學生計劃指南”的時候,就會發現某些學校的一般入學要求那一欄並不是固定的“3322”,有些可能要看選修科目,有些可能要“444444”,例如北大清華。而有些則多了體藝類這一欄,要求是2211或者2222,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大學都有體藝類這一欄,亦即並不是所有高校都收體藝類學生。
而上述案例中全部都不是體藝生,而他們都沒有申請體藝生的相關手續,但他們所被錄取的學校無一例外都是收體藝類的學生的(即是一般入學要求那裡有體藝類這欄)(師姐那個案例不知……不過師範學校大部分都是)。所有我做出上面的推測,這些學校當其以體藝類的標準錄取。
當然,這個推測只是個人之見,證據可能亦不足,希望提供更多證據支持,也希望同學們僅供參考。
七丶個人建議
1.一定要3322+!不要偏科!不要偏科!死都要3322+!我見過很多全科3但入到A3級別的高校的例子,亦即是說,其實每科平均已經很有優勢。這個完全是我的血淚史,趁早可以補就一定要補起來,其他科還好,中英文一定要盡早。
2.十二月的“內地升學高等教育展”一定要去!這個展是專門為這個免試招生計劃的。不但可以瀏覽很多參與展覽院校的咨詢,光是那本“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香港學生計劃指南”就已經值得一去,本篇帖子的部分內容都是從指南裡面分析、推測出來,而每年的錄取數據、院校錄取成績變化都非常值得一看。是一本在內地升學咨詢困乏的情況下的良冊。
3.估算自己的DSE成績,最好當然是模擬考試的環境在限時內完成試卷,再按標準評分,再對比當年的cut off得出自己的成績。以我為例,成績每次考試都有老師評估,自中五下學期就幾乎固定,到最後考獲的分數也相差無幾。當然有些同學可能半年幾個月就進步非常大;但早些評估一定沒錯。
4.多看看高校的學科,這個幾乎是通病了,升大學不知想讀什麼科,不知該校的優勢學科,不知讀完出來做什麼工作。我深有體會,所以在此提個醒。
八丶畢業是回港發展還是在大陸發展?
可能很多同學都對這個問題有疑惑,或者在思考回大陸讀書的時候就有想過這個問題;甚至成為回不回大陸讀書的關鍵問題。
第一,在大陸高校讀的文憑都要回港做資歷評審,這個無論是其他國家、地區的文憑回港都要進行的過程。所以不存在“資歷受不受認可”的問題。你無心讀書,測驗考試得過且過,最終pass拿到畢業證書,回港就可能過不了資歷評審。
回港發展還是在大陸發展在我的圈子內,包括問過幾個師兄,答案都是五五波。在大陸讀本科(即是學士學位),之後去外國讀碩士或者PHD都大有人在;讀完利用優勢回港就業都有;讀完利用名校優勢在大陸就業都可以。
個人認為大陸的舞台比較大,如果想去外國讀書,大陸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平台和選擇。因為大陸的高中比較偏向於題海戰術,擺放大量時間讀書,而忽略其他人際交往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故此香港學生的發揮更大,也更能放得開,成為一個好的交際者,這些特點對於去獲得去外國讀書的offer很有幫助。
至於利用優勢回港讀書、就業的,個人認為國內不看好法學和醫學,可以去讀完再回港讀書。另外一個有優勢學科就是金融、貿易,特別是跨兩地的公司企業,是香港人又是相關學科畢業的比較吃香。這一類的兩地合作的產業都比較吃香,例如法律(因為大陸法律和香港法律不同,故需要相關顧問處理事務)。
至於利用學校優勢在大陸就業,前面也說過,經免試招生入讀的大學,基本算是同屆年輕人的TOP5%,試想你的競爭力有多大? 當然也看專業和行業就業前景。
九丶結語
筆者寫此文當然是希望給與更多人幫助,畢竟如文題目一樣,我被幫助,在我有能力后就想幫助別人;我亦希望每個看過此文,最終成功,獲得幫助的同學們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幫助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經歷。
文中有些論點未經證實,雖有實例,但證據偏少,所以希望同學們只是參考,謹慎考慮。
最後,我希望被錄取的朋友貼一下被錄取之成績,最好是比較“極端”“冷門”的數據,以作分析和論證我的論點或者反駁我的論點。
一丶前言
本人為2017經免試招生被南京師範大學錄取的香港學生,以前在本網站獲得很多資訊,現在也分享一下經驗,希望能夠對有意赴內地升學的香港學生有小小幫助。當中有些論點是我的推測,可能有錯誤之處,煩請指正,亦希望大家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首先,介紹一下內地之大學院校的基本資訊。
985大學:中國目前只有39所大學有『985工程』
211大學:中國目前只有112所大學有『211工程』。目前國家有政策,不會再有大學納入985或211工程的行列。值得一提的是,有985工程的大學一定有211工程,但有211工程的大學未必有985工程,故985工程的大學稍勝一籌。
小985大學:一定為211工程高校但非985高校,國家推行政策 “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故為小985。
中國內地目前有2305所大學,其中只有約1090間是本科大學。其餘皆是專科或者職業技術學校。(內地專科生或者技校生,類似於香港中三畢業讀的初級文憑或高中畢業而讀的高級文憑,但她們也算大學生,讀的學校也叫大學,而經高考升上去的大學生,為了區分國內會稱呼為『本科生』)
所以,985大學和211大學基本就代表了國內求學的頂尖水平,至少也是同屆的TOP 5%。不少國內的企業甚至會在招聘會上要求只收985、211之大學的畢業生。
而今年的面向香港學生的90所接受免試招生的大學,幾乎都是985、211或者是一本大學。這代表了國內大學的頂尖水平。
注:某些大學的含金量因為地區、政策傾斜度等問題導致師資或其他高校硬件而有所不足,故此985高校與211高校並非衡量一間學校的必要標準,但的確可以省去不少篩選之煩惱。有些非985、211工程的學校之優勢學科並不比這些學校差。
二丶赴內地升學之有優勢學科
相信有不少學生都因為香港的大學沒有錄取機會而選擇赴內地升學,但其實有些內地大學對比香港的某些學科,是具有優勢的,不妨多加考慮。
1.中醫藥。香港的中醫藥科目的教育水平對比國內想必不必多說,絕對是優勢學科。
2.國際學院。國際學院是一個統稱,意思是所有用全英文教學的學科,例如經貿、臨床醫學。此類科目需要一定的英文水平(DSE起碼要4或以上),所用的課本也同香港的大學類近,即是教學水平和香港的差不多,但是卻可以用較低的分數入讀國內的大學,可以說是優勢。
3.部分文科。例如考古學,漢語言文學(中文),歷史學,博物館學等等。國內始終是文化古地,地大物博,所擁有的高端文科教師、教授比較多,故我認為較有優勢。
內地學校的學費價格比較便宜,大概價格為文史、商科5000-6000,醫學類6500+,理工6000左右,藝術生10000+;生活費每月1000-2000(視乎個人生活水平);住宿費每年1000-1500;雜費每年約1000.上述貨幣單位為RMB,如此之價格對比香港的大學課程來說,對家庭的經濟負擔較少,可能同學們做一暑假的暑期工已經能夠賺一年之學費。
三丶各大大學的免試招生錄取難度
為方便下一個環節,我將免試招生的大學分為幾個錄取難度,個人理解,僅供參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大學只看四科主科的成績不看選修科,有些看六科。個人的排序並非代表高校的水平,只是說明“免試招生”中的錄取難度(可能在大陸高考中,A2比A1更難被錄取也說不準)。另外,個人排序只反映學校的普遍錄取水平,某些學科可能收高些分或者今年政策改變,僅供參考。
A1級別:985名校,需要很高分數,清華北大之流,4科20或6科30分。
A2級別:985名校,需要較高的分數,例如北京師範大學。4科16、6科24或以上
A3級別:985名校,需要一定分數,例如武漢大學,南開大學。4科12或以上、6科22
A4級別:985名校,只需基本分數,例如山東大學。最低3322或3232(校長推薦計劃)就可
B1級別:211名校,需要一定分數,例如中國傳媒、中國政法。4科12、6科15或以上。
B2級別:211名校,只需基本分數,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華大學。最低3322或3232+(校長推薦計劃,6科)
C1級別:一本大學。需一定分數,例如華南理工大學。4科12
C2級別:一本大學。只需基本分數,除985/211外所有的免試招生大學。
當然,被錄取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分數要達基本條件,3322或以上。或者英文沒3都可以申請校長推薦計劃,以3232的最低錄取成績達到基本條件。
注:因每年收生之數據過小,可能出現C級別比A級別收生要求更高的情況,ABC只是代表985/211/一本的分別,不是一成不變的排序。
四丶如何排志願
在下提出的想法只為個人理解,僅供大家參考。
免試招生有4個志願,如果分數預測為4科16、6科24的話,建議順序為A2-A3/4/B1-B2-C
如果分數為4科12、6科17-19的話,建議順序為A2/3-B1-B2-C
不建議將A或者B1級別的學校放在第三第四志願,因為大部分都不收。這四個志願的排序呈階梯化往下。有時候看見有些同學連選四個同一級別的高校真是感到有些無奈,這樣不但浪費了第三志願和第四志願的名額,萬一考的比預期低一兩分就很容易都不獲錄取。而且志願是意願的表達,不是單純的報數。參照2016年的數據,有超過300名考生是由第三第四志願獲得入讀大學的機會,故真心想讀大學的同學萬萬不能放棄機會。
當然同一級別當中都有一些差別,需要同學根據預測分數做出調整。建議不要樂觀預高自己的成績,將第一志願的學校列為自己的成績高兩三分的“衝刺”學校,始終不是JUPAS,沒有A1A2A3選。只有四個志願的情況下差別很大。
例如有些學校其實不看非第一志願報讀的學生,多高分都不收,有些學校則是會因為是第二志願而降低錄取意圖。譬如一個學生可能踩界3322/3232,但他第一志願報了A3,第二志願才報A4,可能A4學校就算符合其要求都不做錄取。如果他一開始就將A4放第一志願反而會被錄取。
五丶校長推薦計劃的認受性有多大?
可能不少同學和筆者的情況一樣,其他科尚可,就是英文科只能取得2的成績。但綜合來說不錯,亦想報讀A2/3的大學,但不知道這類大學對於校長推薦計劃的認受性有多大。
筆者2017DSE 成績:524443,4科15,6科22。第一志願報讀了南開大學,看四科成績。2016年南開的最低錄取是商學院的12分,歷史學院最低13分,最高17分。我學科志願中報讀了歷史,按照上年的情況來說4科15是比較“中間”的數據,應該頗大機會被錄取。但可能我沒這個福分,最終不獲錄取。
當然,可能是南開今年收生情況特別好,所以4科15分不被錄取。這個就等17年12月的高等教育展出的南開大學之收生成績公佈再蓋棺而論,麻煩各位會去的留意一下,拜謝。
當然,我覺得最大的可能不是今年收生特別高,而是南開大學“不看”英文2的學生。其實大部分的A1-A3學校都沒有收“英文2”的學生的記錄(在那本指南上面看的),特別是近一兩年。我大膽做出推測,1:數據太少,而香港只是英文2的學生比較少,故沒有數據。2:部分985高校對校長推薦計劃認受性不高(特別是近年)。
另外,A4和B級別就應該不受影響,年年都見有英文2的學生的記錄。
六丶中英文2左,或者數學通識1左就一定入不到?
如果大家細心瀏覽過免試招生計劃,就會發現除了校長推薦計劃之外,就只有體藝生2211的降低錄取標準的方法了。但如果真的如此不幸,中英文一起2,其他科尚可。或者,數學或通識一科1了,其他科尚可。或者有校長推薦計劃,但英文和數學都2了。這三種情況豈不是很絕望?
放心,生命滿希望,前路由我創!分享幾個上面情況的例子。
第一個情況,中英一起2。一個大我一屆的師姐,DSE期間身體不適,故只有22113(只有五科)的成績,有校長推薦計劃,非體藝生,她以為一定不獲錄取,結果旅行回港發現被第三志願某師範大學(她最終沒去讀故忘記名字)的學前教育學科錄取。
還有一個,今屆同級同學,DSE成績224454,有校長推薦計劃,非體藝生。被第二志願浙江師範大學錄取(奇怪的是網上錄取系統顯示其被“體育(師範)”錄取,但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卻是被“歷史(師範)”錄取)。
第二個情況,數學或通識其中一科1了。母親的朋友的女兒,同為應屆生,考獲“數學1,其他都是3或者4,沒5”的成績(因為母親她們不是太懂這方面,故對我如是描述)。不知道有沒有校長推薦計劃,非體藝生;被湖南師範大學錄取(不知錄取學科)。
第三個情況,有校長推薦計劃但只有3223。看見不少此類的錄取結果,不用擔心。
上面的案例我保證都是真實的,都是在我身邊發生的,如果有朋友都有這種案例可以分享下,論證我的推測。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奇怪了,怎麼沒有達到最低錄取標準都獲得錄取呢?我在此大膽做出推測。
我推測部分高校收體藝類的學生,當收生情況一般,學額未滿的情況下,而學生沒有滿足普通學生的要求時,就當這部分的學生是體藝類的標準錄取!
各位在看每年12月的教育展給的“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香港學生計劃指南”的時候,就會發現某些學校的一般入學要求那一欄並不是固定的“3322”,有些可能要看選修科目,有些可能要“444444”,例如北大清華。而有些則多了體藝類這一欄,要求是2211或者2222,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大學都有體藝類這一欄,亦即並不是所有高校都收體藝類學生。
而上述案例中全部都不是體藝生,而他們都沒有申請體藝生的相關手續,但他們所被錄取的學校無一例外都是收體藝類的學生的(即是一般入學要求那裡有體藝類這欄)(師姐那個案例不知……不過師範學校大部分都是)。所有我做出上面的推測,這些學校當其以體藝類的標準錄取。
當然,這個推測只是個人之見,證據可能亦不足,希望提供更多證據支持,也希望同學們僅供參考。
七丶個人建議
1.一定要3322+!不要偏科!不要偏科!死都要3322+!我見過很多全科3但入到A3級別的高校的例子,亦即是說,其實每科平均已經很有優勢。這個完全是我的血淚史,趁早可以補就一定要補起來,其他科還好,中英文一定要盡早。
2.十二月的“內地升學高等教育展”一定要去!這個展是專門為這個免試招生計劃的。不但可以瀏覽很多參與展覽院校的咨詢,光是那本“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香港學生計劃指南”就已經值得一去,本篇帖子的部分內容都是從指南裡面分析、推測出來,而每年的錄取數據、院校錄取成績變化都非常值得一看。是一本在內地升學咨詢困乏的情況下的良冊。
3.估算自己的DSE成績,最好當然是模擬考試的環境在限時內完成試卷,再按標準評分,再對比當年的cut off得出自己的成績。以我為例,成績每次考試都有老師評估,自中五下學期就幾乎固定,到最後考獲的分數也相差無幾。當然有些同學可能半年幾個月就進步非常大;但早些評估一定沒錯。
4.多看看高校的學科,這個幾乎是通病了,升大學不知想讀什麼科,不知該校的優勢學科,不知讀完出來做什麼工作。我深有體會,所以在此提個醒。
八丶畢業是回港發展還是在大陸發展?
可能很多同學都對這個問題有疑惑,或者在思考回大陸讀書的時候就有想過這個問題;甚至成為回不回大陸讀書的關鍵問題。
第一,在大陸高校讀的文憑都要回港做資歷評審,這個無論是其他國家、地區的文憑回港都要進行的過程。所以不存在“資歷受不受認可”的問題。你無心讀書,測驗考試得過且過,最終pass拿到畢業證書,回港就可能過不了資歷評審。
回港發展還是在大陸發展在我的圈子內,包括問過幾個師兄,答案都是五五波。在大陸讀本科(即是學士學位),之後去外國讀碩士或者PHD都大有人在;讀完利用優勢回港就業都有;讀完利用名校優勢在大陸就業都可以。
個人認為大陸的舞台比較大,如果想去外國讀書,大陸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平台和選擇。因為大陸的高中比較偏向於題海戰術,擺放大量時間讀書,而忽略其他人際交往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故此香港學生的發揮更大,也更能放得開,成為一個好的交際者,這些特點對於去獲得去外國讀書的offer很有幫助。
至於利用優勢回港讀書、就業的,個人認為國內不看好法學和醫學,可以去讀完再回港讀書。另外一個有優勢學科就是金融、貿易,特別是跨兩地的公司企業,是香港人又是相關學科畢業的比較吃香。這一類的兩地合作的產業都比較吃香,例如法律(因為大陸法律和香港法律不同,故需要相關顧問處理事務)。
至於利用學校優勢在大陸就業,前面也說過,經免試招生入讀的大學,基本算是同屆年輕人的TOP5%,試想你的競爭力有多大? 當然也看專業和行業就業前景。
九丶結語
筆者寫此文當然是希望給與更多人幫助,畢竟如文題目一樣,我被幫助,在我有能力后就想幫助別人;我亦希望每個看過此文,最終成功,獲得幫助的同學們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幫助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經歷。
文中有些論點未經證實,雖有實例,但證據偏少,所以希望同學們只是參考,謹慎考慮。
最後,我希望被錄取的朋友貼一下被錄取之成績,最好是比較“極端”“冷門”的數據,以作分析和論證我的論點或者反駁我的論點。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ching135 寫:師兄你係有校長推薦計劃,南開都唔收?
是,有校長推薦計劃。如果不是可能連南京師範都進不了……
-
- 初級會員
- 文章: 6
- 註冊時間: 週三 7月 12日, 2017年 1:29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有人話校長推薦計劃都要睇自己就讀中學.
如果之前有人錄取左又表現好, 果間大學會容易d收同一間中學推薦既學生.
我無校長推薦計劃, 都係聽人講.
如果之前有人錄取左又表現好, 果間大學會容易d收同一間中學推薦既學生.
我無校長推薦計劃, 都係聽人講.
-
- 初級會員
- 文章: 7
-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15日, 2017年 1:27 a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師兄你好,我想問下如果我dse best5 44244 (中五predict)入唔入到A3?
-
- 初級會員
- 文章: 7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4日, 2017年 3:40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內地大學系咪淨系睇4科core分數?如果dse浄系考4+1x得唔得 請問深圳大學(c1/c2)3322已經入到?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沒聽聞過,不過多謝分享。關於校長推薦計劃我都是自己找渠道了解,學校沒相關的介紹。慧敏 寫:有人話校長推薦計劃都要睇自己就讀中學.
如果之前有人錄取左又表現好, 果間大學會容易d收同一間中學推薦既學生.
我無校長推薦計劃, 都係聽人講.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其實我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我英文好差,今次四份卷2112都是踩界先有2,要一年變3就要大量補習,起碼一萬蚊起跳。另一方面自己retake一科當然是自修啦,因為家庭關係那樣就一定要一路翻工,壓力比較大,怕心理負擔不來,我自己知自己事,DSE都是比較hea考,retake結可能更差……flyhk 寫:差英文一科 點解你唔retake DSE?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可以,不過都要看你選咩科;不過你有四個科目志願,開放的科目又比較少,入到間學校不成問題,區別在於錄取咩科而已。yyxi34 寫:師兄你好,我想問下如果我dse best5 44244 (中五predict)入唔入到A3?
以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為例,南開看4C,外國語學院、歷史學院、商學院、數學科學學院上年都有12-13的最低錄取,你4C14都比較穩陣。武漢就看6科,4C+2X,最低18-21都有錄取。不知道你6科成績,不過應該沒大問題。這些分數代表你入唔入到間學校,所以只要你唔是全選“神科”,第一志願科目不被錄取第二志願科目都會被錄取。(其實同一間大學開放的科目錄取成績都差不多,但是每間大學都有她的優勢學科,所以要謹慎選擇)
就你的情況而言就做小小個人建議,當做參考。還有半年多才DSE,大把機會,中英文看累積,可能半年見效不大,所以保持就可。數學就真是低分chock高分神科,越低分見效越快,很高性價比。通識今年就比較“蠱惑”,看得出改革錦,買了幾本參考書一題都tip不中,加強題型訓練保持狀態就可。(但其實大學院校很神奇地不多看通識科,不會做額外加分項,可能是他們沒通識科這個概念)
另外,如果你想以後大學學科和你現在中學的X科是對接的話,就盡量加強啦,大學會舒服些,個人覺得X科提分比主科簡單。
個人意見,謹慎參考。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不是全部都只看CORE成績,不過大部分是。如果DSE得4C+1X的成績,當然找只看四科的比較好。深圳大學上年商學院、傳播學院、管理學院(只有這三個學院共四個科目開放),最低是3233/3323,個人覺得3322問題不大;不過她上年計劃收生20,實際收生21,所以都幾看當年報讀學生的成績。Emilyyy 寫:內地大學系咪淨系睇4科core分數?如果dse浄系考4+1x得唔得 請問深圳大學(c1/c2)3322已經入到?
我個人建議你可以參加暨南大學x華僑大學的聯合招生,也是可以以DSE成績免試,3322或者5科12(須全科合格)就可以讀這兩間任意一間,11、10分可以讀預科,讀多一年,合格就升上去。暨南大學也是在廣州,而且是211學校,在廣州高校排第三。這個聯合招生和免試招生沒有衝突,兩個可以同時報,可以考慮下。
-
- 初級會員
- 文章: 7
-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15日, 2017年 1:27 a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SSteven 寫:可以,不過都要看你選咩科;不過你有四個科目志願,開放的科目又比較少,入到間學校不成問題,區別在於錄取咩科而已。yyxi34 寫:師兄你好,我想問下如果我dse best5 44244 (中五predict)入唔入到A3?
以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為例,南開看4C,外國語學院、歷史學院、商學院、數學科學學院上年都有12-13的最低錄取,你4C14都比較穩陣。武漢就看6科,4C+2X,最低18-21都有錄取。不知道你6科成績,不過應該沒大問題。這些分數代表你入唔入到間學校,所以只要你唔是全選“神科”,第一志願科目不被錄取第二志願科目都會被錄取。(其實同一間大學開放的科目錄取成績都差不多,但是每間大學都有她的優勢學科,所以要謹慎選擇)
就你的情況而言就做小小個人建議,當做參考。還有半年多才DSE,大把機會,中英文看累積,可能半年見效不大,所以保持就可。數學就真是低分chock高分神科,越低分見效越快,很高性價比。通識今年就比較“蠱惑”,看得出改革錦,買了幾本參考書一題都tip不中,加強題型訓練保持狀態就可。(但其實大學院校很神奇地不多看通識科,不會做額外加分項,可能是他們沒通識科這個概念)
另外,如果你想以後大學學科和你現在中學的X科是對接的話,就盡量加強啦,大學會舒服些,個人覺得X科提分比主科簡單。
個人意見,謹慎參考。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武大看6科啊,你想讀的新傳和口腔醫學上年錄取最低成績18、19都有(6科),但是她的“一般入學要求”有寫全科3才行,收生結果也沒有其中一科2而被錄取的記錄(上年)。所以唔sure你X科1/2左是不是穩入,我個人覺得6科20,全科3都幾穩陣。川大的錄取標準就相對寬一些,文學與新聞學院(含新傳)計劃收生5,實際收生5,看主科成績,4科最高17,最低11;華西口腔醫學院,計劃收生3,實際收生4,最高17,最低13;你4424的成績,14分都相對穩妥;而從數據來看川大都幾有誠意招收香港學生,每次計劃收生都收滿人,所以很看你當年的報讀情況(有沒有很多香港學生競爭)。總的來說,這兩間學校都算是看4科和看6科的典範,如果你X科有一科實在不行就當然川大比較好。另外不太建議兩件學校一起報。yyxi34 寫: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SSteven 寫:可以,不過都要看你選咩科;不過你有四個科目志願,開放的科目又比較少,入到間學校不成問題,區別在於錄取咩科而已。yyxi34 寫:師兄你好,我想問下如果我dse best5 44244 (中五predict)入唔入到A3?
以南開大學和武漢大學為例,南開看4C,外國語學院、歷史學院、商學院、數學科學學院上年都有12-13的最低錄取,你4C14都比較穩陣。武漢就看6科,4C+2X,最低18-21都有錄取。不知道你6科成績,不過應該沒大問題。這些分數代表你入唔入到間學校,所以只要你唔是全選“神科”,第一志願科目不被錄取第二志願科目都會被錄取。(其實同一間大學開放的科目錄取成績都差不多,但是每間大學都有她的優勢學科,所以要謹慎選擇)
就你的情況而言就做小小個人建議,當做參考。還有半年多才DSE,大把機會,中英文看累積,可能半年見效不大,所以保持就可。數學就真是低分chock高分神科,越低分見效越快,很高性價比。通識今年就比較“蠱惑”,看得出改革錦,買了幾本參考書一題都tip不中,加強題型訓練保持狀態就可。(但其實大學院校很神奇地不多看通識科,不會做額外加分項,可能是他們沒通識科這個概念)
另外,如果你想以後大學學科和你現在中學的X科是對接的話,就盡量加強啦,大學會舒服些,個人覺得X科提分比主科簡單。
個人意見,謹慎參考。
保底的話,第三第四志願填暨南大學不是一個好選擇,雖然新傳學院上年最低6科16,醫學院是6科14,以你的成績比較穩妥,但她始終是間211,放第二志願可能比較好。但還是不建議,因為:你可以經過另外一個途徑暨南大學x華僑大學的聯合招生,可以以DSE成績5科12/3322入讀暨南大學,這個招生和免試招生不衝突,所謂你想暨南保底的話不妨報多一個途徑,反正也是4、500報名費的事情。
-
- 中級會員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2日, 2017年 1:17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
- 中級會員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2日, 2017年 1:17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因为本身没打算读新传,所以了解比较少,问了下大学同学。TOP3当然是中传、人大、复旦;但是中传没开放新闻学院给我们选……人大和复旦的分数录取线就比较高了,A1/A2的行列,谨慎考虑。除此之外,南大、武大、暨南大学都可以。gcnamii 寫: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
- 中級會員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2日, 2017年 1:17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暨大大概係保底...南大16年只收左1人 4主科18..太高應該入唔到SSteven 寫:因为本身没打算读新传,所以了解比较少,问了下大学同学。TOP3当然是中传、人大、复旦;但是中传没开放新闻学院给我们选……人大和复旦的分数录取线就比较高了,A1/A2的行列,谨慎考虑。除此之外,南大、武大、暨南大学都可以。gcnamii 寫: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大大可唔可以幫手問下除了武大仲有邊d?預計4主科13-14
thx so much!!
-
- 初級會員
- 文章: 7
-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4日, 2017年 3:40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多謝答得咁詳細呀 不過淨係考慮深大 因為個人原因想係深圳 其實我dse預計有5434 不過系想讀深大英文系 睇你既回覆系咪冇得揀依個專業讀...SSteven 寫:不是全部都只看CORE成績,不過大部分是。如果DSE得4C+1X的成績,當然找只看四科的比較好。深圳大學上年商學院、傳播學院、管理學院(只有這三個學院共四個科目開放),最低是3233/3323,個人覺得3322問題不大;不過她上年計劃收生20,實際收生21,所以都幾看當年報讀學生的成績。Emilyyy 寫:內地大學系咪淨系睇4科core分數?如果dse浄系考4+1x得唔得 請問深圳大學(c1/c2)3322已經入到?
我個人建議你可以參加暨南大學x華僑大學的聯合招生,也是可以以DSE成績免試,3322或者5科12(須全科合格)就可以讀這兩間任意一間,11、10分可以讀預科,讀多一年,合格就升上去。暨南大學也是在廣州,而且是211學校,在廣州高校排第三。這個聯合招生和免試招生沒有衝突,兩個可以同時報,可以考慮下。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除左川大以外,同一梯次的得翻浙江大學,不過上年數據都好高……pass。低一個層次的就有: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這些都是你分數適合的大學,后兩間是985.gcnamii 寫:暨大大概係保底...南大16年只收左1人 4主科18..太高應該入唔到SSteven 寫:因为本身没打算读新传,所以了解比较少,问了下大学同学。TOP3当然是中传、人大、复旦;但是中传没开放新闻学院给我们选……人大和复旦的分数录取线就比较高了,A1/A2的行列,谨慎考虑。除此之外,南大、武大、暨南大学都可以。gcnamii 寫: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大大可唔可以幫手問下除了武大仲有邊d?預計4主科13-14
thx so much!!
-
- 中級會員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2日, 2017年 1:17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川大>另外4間?SSteven 寫:除左川大以外,同一梯次的得翻浙江大學,不過上年數據都好高……pass。低一個層次的就有: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這些都是你分數適合的大學,后兩間是985.gcnamii 寫:暨大大概係保底...南大16年只收左1人 4主科18..太高應該入唔到SSteven 寫:因为本身没打算读新传,所以了解比较少,问了下大学同学。TOP3当然是中传、人大、复旦;但是中传没开放新闻学院给我们选……人大和复旦的分数录取线就比较高了,A1/A2的行列,谨慎考虑。除此之外,南大、武大、暨南大学都可以。gcnamii 寫: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大大可唔可以幫手問下除了武大仲有邊d?預計4主科13-14
thx so much!!
咁請問山大 廈大邊間好D?
解答左好多野...THX~~
-
- 中級會員
- 文章: 24
-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9日, 2017年 5:24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是,川大的新传要好一个level,另外四间的新传level差不多,所以可能要看其他因素。山东大学比较远和偏僻,经济不发达;厦门大学在福建,比较近香港,环境可能好小小。gcnamii 寫:川大>另外4間?SSteven 寫:除左川大以外,同一梯次的得翻浙江大學,不過上年數據都好高……pass。低一個層次的就有: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這些都是你分數適合的大學,后兩間是985.gcnamii 寫:暨大大概係保底...南大16年只收左1人 4主科18..太高應該入唔到SSteven 寫:因为本身没打算读新传,所以了解比较少,问了下大学同学。TOP3当然是中传、人大、复旦;但是中传没开放新闻学院给我们选……人大和复旦的分数录取线就比较高了,A1/A2的行列,谨慎考虑。除此之外,南大、武大、暨南大学都可以。gcnamii 寫: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大大可唔可以幫手問下除了武大仲有邊d?預計4主科13-14
thx so much!!
咁請問山大 廈大邊間好D?
解答左好多野...THX~~
-
- 中級會員
- 文章: 11
- 註冊時間: 週六 8月 12日, 2017年 1:17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其實我之前都係考慮川大廈大SSteven 寫:是,川大的新传要好一个level,另外四间的新传level差不多,所以可能要看其他因素。山东大学比较远和偏僻,经济不发达;厦门大学在福建,比较近香港,环境可能好小小。gcnamii 寫:川大>另外4間?SSteven 寫:除左川大以外,同一梯次的得翻浙江大學,不過上年數據都好高……pass。低一個層次的就有: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這些都是你分數適合的大學,后兩間是985.gcnamii 寫:暨大大概係保底...南大16年只收左1人 4主科18..太高應該入唔到SSteven 寫:因为本身没打算读新传,所以了解比较少,问了下大学同学。TOP3当然是中传、人大、复旦;但是中传没开放新闻学院给我们选……人大和复旦的分数录取线就比较高了,A1/A2的行列,谨慎考虑。除此之外,南大、武大、暨南大学都可以。gcnamii 寫:大大~請問你覺得新傳的話簡邊間好?SSteven 寫:可以呀,从暨南x华侨的联合招生那里报暨南,之后免试招生唔报暨南咯,如果你成绩在A3以上就有一个暨南大学的offer保底咯。gcnamii 寫:我見今年川大有人補選入新傳 本人都考慮川大排第2唔該曬!我其實想入武大同川大既新傳或口腔 但武大好似要3343? 同埋我通識都唔係好穩定 都係碰運氣 岩題目先得 所以有啲驚 希望保3望4 我x係世史and geog 但geog冇乜信心 2/3到 咁我洗唔洗係三 四志願填塈南保底?(冇歧視)
第1放只收第1選擇的大學
其實暨南在DSE後都有招生 如果想保底會唔會到時報暨南 第34志願選其他較好? (<疑問 我都唔肯定
至于川大排第二都可以的,主要看你成绩,如果你4科15、6川大第二志愿都得。
我見好似無咩人討論 上網睇過D排名又覺得唔知準唔準
大大可唔可以幫手問下除了武大仲有邊d?預計4主科13-14
thx so much!!
咁請問山大 廈大邊間好D?
解答左好多野...THX~~
但見到廈大貌似只收第一志願 川大有人補選都收
唔知排廈大定川大第一好
-
- 初級會員
- 文章: 8
-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24日, 2017年 10:03 a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如果有校長推薦計劃,3232第二志願報山東大學有無機會?SSteven 寫:ching135 寫:師兄你係有校長推薦計劃,南開都唔收?
是,有校長推薦計劃。如果不是可能連南京師範都進不了……
-
- 中級會員
- 文章: 18
- 註冊時間: 週三 7月 6日, 2016年 6:49 pm
Re: 2017屆香港學生回饋經驗
2018dse考生,打算第一报厦门大学。想问还有什么一本大学会看第二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