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學

城市指南 - 北京市


機場: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PEK)

氣候: 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度,年平均降水量641毫米。七月份平均溫度27度,一月份平均零下4.6度。

北京是中國首都,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文化名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這裏薈萃了中國燦爛的文化藝術,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北京市位於華北大平原的北部,地勢西北高聳,東南低緩。西部、北部和東北部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東南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北京市東部與天津市毗鄰,其餘均與河北省交界。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薊運河水系。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全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北京有四十多個國家級科研所,三十多所大學,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人數居全國之首。北京有很多博物館,全國藏書最多的圖書館,是國際文化科技交流的中心。北京也是中國的交通中心,鐵路、民用航空聯系全國各地;國際列車、國際航空通往世界各地,使北京的旅遊業得到迅速的發展,並成為了北京的重要產業。

北京最早見于文獻的名稱叫做薊。公元前十一世紀時,薊國是統治中國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個分封國。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薊國西南面的另一個封國燕,吞沒了薊,並遷都于薊城。從這時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國被秦國所滅,薊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據考古學家考證,當年的薊城就在現北京城區的西南部。

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東北郊築建新城。四年後這位首領即在興建中的都城內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 "世界莫能與比" 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潰亡,北京作為帝都的歷史到此結束。

中關村軟件園

中關村軟件園規劃總占地面積139公頃,總建築面積60余萬平方米。中關村軟件園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東北旺,園區東臨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南靠規劃綠化帶及北大生物城,西接東北旺苗圃,北至東北旺北路,與頤和園、西山景區相伴,自然環境宜人。園區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呈三角狀分佈。中國科學院以及海澱區眾多高校為入園企業形成強大的科技區位支撐和技術依託。中關村地區濃厚的文化氛圍為中關村軟件園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中關村軟件園的規劃本著“以人為本”的要旨,充分考慮到了整個園區的環境及功能佈局,主要由軟件研發區和公共配套服務區兩部分組成。軟件研發區以組團的形式,圍繞中心綠地和水面呈自由狀分佈。公共配套服務區設置在園區邊緣東南兩側,建有軟件廣場、信息中心、孵化器、體育場館、賓館、公寓等配套設施。園區中1.6公頃的自然水面佈局非常適合時刻需要創作靈感的軟件企業。

內地升學
中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