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
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並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畫”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以及整體辦學條件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清華大學校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與北五環之間。2010年3月,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評選出(全球最美大學校園)。入選的14個校園中,10個來自美國,3個來自歐洲,唯一上榜的亞洲院校是清華大學。清華校園以南門主路為線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佈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石結構歷史建築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築分佈其間;原王府庭園「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築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花池」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園林風格。東區則以50年代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有九十年代開始在主樓前後新建的建築館、法學院、經管學院及運動場館等現代風格的建築物。
清華大學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學生國際化培養和科學研究國際合作與交流。清華大學每年接待校級海外來賓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外國政要或前政要、外國政府部長級官員、外國駐華大使、世界知名大學校長、跨國公司董事長或總裁、國際學術組織和科研機構負責人等。與多所外國大學建立合作與交流關係,簽訂學生交換協議。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
(注意:中國留學社所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請大家以校方公佈的正式信息為準。)
英語授課課程 |
中國大學排名 |
內地升學途徑 |
中國留學社討論區 |